如來部(佛部)/息災法/左理白拂形
【若為除身上惡障難者,當於白拂手。】
拂子,原為拂塵、驅蟲用具。早期佛教以喜馬拉雅山的白犛牛尾毛所製之拂塵最為珍貴,其與白馬尾拂並稱「白拂」,是作為佛陀統治和慈悲的標識;「白拂」與「寶扇」同為拂去煩惱、斷除障難之法器。若人欲解脫一切障難者,修此白拂法,當能如願拂去煩惱妄念、斷除一切惡障災難;受持佛法,能離垢息災而得清靜自在,即此手眼顯應之功德。
佛陀曾允許比丘使用一般拂子,然禁止執持華美珍貴的白拂。拂塵看淨,謂拂除塵埃、迷霧,以透見本來面目。禪宗的住持僧人,手持拂子為大眾開示說法,稱為秉拂,拂子即是說法的象徵;而漢傳佛教的住持僧人,古時舉行宗教辯論或辯經時,會根據禮儀手持拂塵,白拂亦為佛教護法之莊嚴法具。
■千光眼經/真言:唵嚩日羅達磨(一)戍迦羅嚩囉弭也制曩(白拂)薩嚩魔羅娑耶(一切障難)尾目吃底(解脫)娑嚩賀
■大悲咒相應咒語:「麼麼」,譯作我、我所;為白拂手之咒,具有清淨、諸法離我所的意思。
■相應之觀音:拂難觀自在菩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