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音造像 | 觀音菩薩的形像 | 觀世音菩薩佛像 | 千手觀音法相 | 觀世音菩薩簡介

觀音造像簡介

Bodhisattvas Avalokitesvara
觀音造像簡介 | 觀世音菩薩造型介紹
佛教於西漢末至東漢初由天竺(印度)傳入東土。在佛教藝術中,以觀世音菩薩的造像最為多元豐富、流傳最廣。觀音菩薩為了方便渡眾隨應機緣而顯現眾多妙容。其相關形像依據顯宗經典所載而造:無量壽經系統(淨土三經的西方三聖之一)、妙法蓮華經系統(現三十三應化身)、大方廣華嚴經系統,如:水月觀音、竹林觀音、善財童子拜觀音....等,以竹木泉石自然為襯之例,在盛唐以前的觀音形象均屬於顯宗,造像表現相當自由。

千手觀音,則是密宗六觀音之一。六觀音有千手觀音、聖觀音、馬頭觀音、十一面觀音、準提觀音、如意輪觀音。經推算約自北周或初唐時期傳入,千手觀音的儀軌首譯於初唐,在中唐後普傳。相關的密宗經典,如: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、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、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....等。密宗的菩薩形象儀軌、經咒等修持法門非常嚴謹繁瑣。修持方法為三密相應,即口誦真言咒語(語密)、手結契印(身密)以及心作觀想(意密),必須先皈依再由上師親傳,一尊觀音像加上經咒手印便是一個法門。

發展至兩宋,觀音造像已呈現東方人面目,千手觀音的持物也略有變化,並非完全依經軌而造。明清後更逐漸脫離密宗繁複而神秘的儀軌,法器形制亦隨著時代與地域演變,趨向顯密合流,傳入台灣後亦如是。常見的千手觀音多以主手為代表,其他僅作象徵性的刻劃,千臂非必具足。觀音手持的四十或四十二種器印,代表以四十手眼各濟度「二十五有」即成千手千眼之義。後世造像的持物又憑據經典的不同而有所增補。

千手觀音造像皆端正莊嚴、軀態豐盈穩定。眉心白亳與背輪光環象徵智慧圓滿、光壽無量。眼目慈悲寬容能施眾生願。千手以「左定、右惠、左理、右智」所持的法器、法印各有涵義,是以千手悲護蒼生,以千眼觀照世界,為慈悲與智慧的化身。感恩南無觀世音菩薩!

觀音造像簡介 | 心經 | 大悲咒 | 普門品

© 2025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佛畫 All Rights Reserved.

李雅珮恭繪 · 版權所有

X

Right Click

No right click